close
Linux網路基礎:
- LAN(Local Area Network)
- MAN(Metropolitan Area Network)
- WAN(Wide Area Network)
- IP(Internet Protocol):
- 留用的內部私有地址(私有地址屬於非註冊地址)
- A:10.0.0.0--10.255.255.255
- B:172.16.0.0--172.31.255.255
- C:192.168.0.0--192.168.255.255
- 網卡(硬體,負責數據的封裝和解封),MAC地址為網卡的物理地址或稱之為設備編號,默認是全球唯一的,為16進制。
- ipconfig可列出相關資訊
- OSI參考模型,ip地址是基於第三層(網路層),MAC地址是基於第二層(數據連接層)
網路相關命令:
- "ping 主機地址(ip地址或主機名或域名)": 檢測當前主機與目標主機之間是否可連通(有些服務器禁ping,此命令就無效果)
- "netstat -tanlp": 查看網路的連接訊息,-t表示tcp協議,-n表示將字母轉化成數字,-l表示列出狀態為監聽,-p表示process相關訊息,-a表示all
- "traceroute 主機地址": 找出當前主機與目標主機之間的所有路由器(會給沿途各個路由器發送icmp數據包,路由器可能不會響應),該命令不是內置命令,需要安裝,類似於Windows下"tracert 主機地址"
- "arp":(Address Resolution Protocol)根據ip地址獲取MAC物理地址的協議
- "arp -a":查詢本地緩存的MAC地址
- "arp -d 主機地址":刪除指定的緩存紀錄
- "tcpdump": 抓取數據包
- "tcpdump port 數字" 或 "tcpdump host ip地址" 或 "tcpdump -1 網卡設備名稱"
shell基礎: Linux默認的shell是/bin/bash
- shell編寫規範:
- #!/bin/bash: 指定shell解釋器的路徑,此亦為默認路徑
- shell相關指令
- 文件命名規範:
- 文件名.sh
- 使用流程:
- 1.touch/vim 創建.sh文件
- 2.編寫shell代碼
- #!/bin/bash
- echo 'hello world!'
- 3.執行shell腳本 "./文件名.sh"或 "/bin/bash 腳本的路徑"
- 備註79-85(待完成)
文章標籤
全站熱搜